欢迎光临新疆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被盛赞的黄亦玫,讲点不同看法

非非马

影视评论


追《玫瑰的故事》有点晚,因为下意识优先选了于正的复仇爽剧《墨雨云间》——也有很多bug,但看于正的爽剧,你会事先调适好心理预期设置:若不写文章,可以允许自己脑子暂时掉线,爽就行了。


如此取舍更深层的原因,则恐怕是,作为一个45+的中年女性,对于主打男女情爱的戏不太容易上头了——虽然,它披上了“女性成长”的外包装。

《玫瑰的故事》所瞄准的目标观众群画像,大概是我在一家餐厅里看到的年轻女孩那样的。周五的晚上,她一个人点了一桌菜,一边吃一边支着IPAD从头追看黄亦玫的玫瑰人生。我也是这次回国才发现,很多年轻人没有耐心也不愿意两集两集地“被动式”追剧了,他们喜欢等剧集更新到快大结局了才开刷。

这个周末夜晚独自吃大餐追剧的年轻女生,那种不愿等、不能等的心态,那种不想被拿捏、想要掌控自己人生节奏感的主动意识(哪怕只是追个剧),都很当代。

也呼应着,剧中黄亦玫想要主动掌控人生的独立人设。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玫瑰的故事》最大的问题,恰恰在于:

黄亦玫这个人物以及她的叙事线索,是被编剧精心按照当下主流女性观的价值偏好、心理偏好,以及讨论度最高的女性话题,给“拼装”出来的。她不是按照剧中给她的原生家庭设置,美貌、性格、经历设定而自然“生长”出来的“人”,她只是一个东拼西凑组装起来的“角色”。这导致了剧中的黄亦玫,人设缺乏前后统一的内在逻辑,她的认知与行为中有很多矛盾冲突,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前面黄亦玫刚和老板说“爱情第一”,为了飞到巴黎看男友——哪怕只能呆上两天,宁可放弃事业发展机会甚至甘愿辞职——妥妥“恋爱脑”;可后脚,当男友在规划两人共同未来时,建议她去巴黎,因为巴黎更适合学艺术的她,她却立刻又“事业脑”起来,硬是要在这个其实非常合理化的建议面前说:那我国内的工作呢?并喊出了那句听起来很爽的女性主义台词:男人的事业是事业,女人的事业就不是事业了吗?全然忘了她自己没几天前还“恋爱脑”上头,为了飞巴黎陪两天男朋友,宁愿不要这份工作。

这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呀。

至于庄国栋认为巴黎更适合黄亦玫发展的设想和建议——这被很多女观众喷为是一种精英男的自私表现,要求女方牺牲自我而追随男方的事业。

然而,回到剧情设定的21世纪初,那个时代正如庄国栋剧中所言——的确是很多人挤破头都想出去的时代,太多人在考G考托想要出国留学。我自己就是2000年本科毕业,见证过那个时代大潮,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做了这样的选择。我要好的高中女同学,名校本科一毕业就以结婚陪读的方式随北大毕业的老公去了美国。没有这股留学潮、出国潮,创立于1993年的新东方靠啥在2006年上市?难道靠俞老师的口才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个学艺术的、满脑浪漫、集美貌才华能力于一身的22岁中国女孩,她被男朋友设想为会对到巴黎有向往,这很正常吧?


别说2001年了,就是2010年,汪小菲的法国海龟身份、能用法语点餐的洋气,都依然能成为明星大S心中的耀眼特质,加诸以光环滤镜呢。

还记得开播于1998年的《欲望都市》吗,时髦先锋的纽约专栏女作家Carry对巴黎也是同样充满了向往。

2011年,伍迪艾伦还拍了一封给巴黎的情书——《午夜巴黎》。


你不得不承认,巴黎,在世界文艺男女青年的心中,是有超强滤镜的。

所以,2001年处在热恋中的庄国栋“想当然”地认为巴黎更适合学艺术的黄亦玫发展,认为她会愿意随自己来巴黎,并以此规划两个人的共同未来,这真的就很“自私”,很不尊重女方的事业了吗?

看到黄亦玫因为庄国栋的设想里是希望她一起来巴黎便大发雷霆,我不知道是该说黄亦玫的脑回路清奇,还是该说编剧的脑回路清奇,并且,“超越时代”。

这种不顾逻辑罔顾时代的剧情,感觉就是为了“拆散”这对热恋中的小情侣而强编的。

结果还看到那么多女观众庄国栋这段“心思”颇多非议,我忍不住慨叹,这届女观众也不太好伺候呢。

其实,如果人是带着一种“对立”的心态去追剧,或者是过于代入女主的心态去追剧——只要是不被女主喜欢的男生态度与行为就都是错的:那男主怎么做,可能都是错。

就像庄国栋为两人的未来做规划做设想,会被喷不尊重女生的想法,自己就为两个人做了决定;但你若不为两人的共同未来做计划,只计划你自己的人生,那多半又会被喷:你设想的未来里全然没有她!所以,你根本不爱她!

关于这部剧的反馈,另一个令我错愕的地方就是,一边是大家在喷霸总剧太玛丽苏,霸总们每天啥正事儿没有,专和女主谈恋爱,可荧幕上真来了个现实感精英男,每天不得不奔波于事业,步履艰难地想要在事业和爱情中求个平衡,大家又要批评他还是更爱事业,并得出结论:所以他最爱的还是自己。

可如果女观众纷纷为黄亦玫不愿为爱情牺牲自我、牺牲事业而鼓掌,却又为何要痛斥作同样选择的庄国栋?这不是双标吗?

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了“黄亦玫”身上。既然她自己事实上没有选择为了爱情而牺牲国内的工作,为啥又不能理解并接受庄国栋不想因为恋爱而耽误事业,并愤而提出分手?

既然黄亦玫在和庄国栋的关系里,被塑造成了要独立、要尊重、要不被干预的人生态度——她父母也正是按照这套原则抚育她的,极尽宠爱,不偏袒却永远无条件支持——这样原生家庭、接受如此教育出来的女孩儿,难道不是更该明白:庄国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也有权利选择他想要的人生,选择他想要的优先级或是二者兼顾。对此,她也只能尊重而不能干预。

两个成年人选择在一起,除了最初的那点荷尔蒙荡漾,无非是愿意为了彼此“求同存异”。

对着“蓝盈莹”那么清醒说教的女孩,到了自己陷入恋爱的时候,却突然就考了个负分,智商情商、逻辑理性全然下线了。

当然,你也可以强行解释为:这是热恋中异常分泌的多巴胺造成的非理性。连同黄亦玫突然就情绪失控地砸了庄国栋的家,那也是美女的“任性特权”。

但我还是会认为,如果按照这个剧给出的人物设定、叙事线去试图理解黄亦玫,内在逻辑是缺乏统一性的,四处漏风。

写小说也好做编剧也罢,塑造人物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人物的认知与行为逻辑,应该是内在统一的。ta有自己的独立生命,会自我生长。ta的背景、成长经历、性格一旦设定,ta日后的行为举止,乃至人生选择与个人命运,都是自己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编剧按照热门话题度、主流价值观,东拼西贴出来的。

顺便再说一个最基础的剧情设置bug:

《玫瑰的故事》开始在2001年,这一年黄亦玫22岁,黄振华30岁。也就是说,黄亦玫出生于1979年。我是1978年生的,那一年计划生育政策刚实施。我妈在第二年又怀了一个,却被迫在怀孕7个月的时候引产。北京只可能更严,黄亦玫的父母是清华教授,她哥哥肢体人格都健全,所以黄亦玫是怎么被允许出生的呢?

不过,即便吐槽欲满满,我也忍不住要连声赞叹刘亦菲的美貌——大家有没有觉得她其实是熟龄之后才真正成为大美女的?反而在白秀珠、王语嫣、小龙女时期,只有稚嫩欠缺韵味。所以,即使是像刘亦菲这样的原生美女,身上的那种高级美,也是需要时间与阅历来酝酿的。

这部剧我目前才刚刚看到13集,方协文刚刚上线。后续会继续和大家分享观后感哈:)谢谢阅读,也欢迎你聊聊对这部剧的观点呀!

也欢迎加我个人小号:feifeima778。虽然不会24小时在线,但只要看到留言都会亲自回复哒!


|不完美受害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新疆城市网 xj.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