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疆城市网!

今天是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理财替代名不副实“固收+”基金需回归初心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今年以来,市场股债双杀,“固收+”基金腹背受敌。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9日,超九成“固收+”基金年内收益为负,近百只产品最大回撤超10%,甚至有部分基金跌幅超20%,堪比权益类基金,与投资者对“固收+”基金的期待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不少产品其实是披着“固收+”外衣的权益基金,不仅固收部分以可转债为主,“+”部分的股票仓位和持仓风格也较为激进。

以某只被公司打着“固收+”标签宣传的偏债混合基金为例,截至2021年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债券中8只为可转债,股票持仓也以高估值、高波动的新能源概念股为主。此外,该基金的股票仓位一度达到40%,且在去年四季度大幅提高了持股集中度,进一步放大了波动。截至3月28日,上述基金的年内跌幅超15%,最大回撤一度达到了17%。

类似的现象在“固收+”产品中十分普遍,这种相对激进的操作在市场好的时候当然皆大欢喜,但当潮水退去,风险一览无余;在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的宣传口径里,这却被包装成了“固收+”增强版、“固收++”、“固收+plus”等名头,成了新的卖点。

当越来越多的“固收+”名不副实时,让我们把视线回归产品本身,就会发现“固收+”这个名字本就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

一方面,“固收+”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基金分类,而是一个为了方便宣传包装的概念。它最早起源于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起初股票仓位只有10%~20%,随着市场发展,业内也把偏债混合基金、偏债FOF等多种基金类型打上“固收+”标签,部分产品的股票仓位已经高达40%,与其说是“固收+”,不如说是“权益-”。

另一方面,“固收+”原本定位于理财替代,承接利率下行、刚兑打破背景下中低风险理财的需求,但从基金合同来看,大部分产品并没有对投资目标、风险控制等做出特殊要求。这就导致部分“固收+”产品为了规模追求起了相对排名,把原本应低波动、低回撤的“固收+”做成了高波动、高回撤。

此外,从字面来看,“固收+”像是在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做加法,比固收还要多赚一点;但实际上,其债券部分和股票部分都会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风险,“固收+”这个名字显然忽略了风险提示,有一定的误导性。

曾有业内人士说,“固收+”是基金行业一个伟大的发明。这当然是一个调侃的说法,但基金公司的产品创新不应该是名不副实的。面对中低风险理财巨大的市场缺口,“固收+”市场亟需正本清源、回归初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5月28日,德展健康公告,董事长章红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职务,同时一并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辞职生效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章红未持有公司股份,不存在应当履[全文]
    2023-05-30 02:17
  • 《投资者网》张斯文截至2023年5月24日,兴证全球基金(以下简称“兴全基金”)旗下兴全合润基金近两年的业绩回撤受到市场关注。据Wind统计,这只混合型基金是目前兴全基金所管理的规模最大除货币基金外最大的基金,目前基金规模为281.30亿元[全文]
    2023-05-27 02:13
  •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包括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兴业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券商系、银行系基金公司的业绩陆续浮出水面。尽管2021年上半年市场经历短期震荡,但基金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规模、盈利双丰收。《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数[全文]
    2022-04-06 10:12
  •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今年以来,市场股债双杀,“固收+”基金腹背受敌。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9日,超九成“固收+”基金年内收益为负,近百只产品最大回撤超10%,甚至有部分基金跌幅超20%,堪比权益类基金,与投资者对“固收+”基金的期待[全文]
    2022-04-06 10:1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3 by 新疆城市网 xj.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