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南海的一位家长爆料称,他十六岁的儿子在网上给人发红包和给游戏充值,加起来花掉了4万多块钱的血汗钱。那家长怎么就一直没有发现呢?
“你转这么多红包干嘛,这是我打工转来的辛苦钱,你看一下子刷了这么多。”张先生跟儿子说。
近日,佛山南海的张先生突然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说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从8万块变成了4万块钱。
“后来去看那个账单是qq游戏,我说我自己不会玩这些东西。我就问我小孩,他说是他玩的游戏,发红包。他说对方威胁他,不发红包就报警抓我小孩。”张先生说。
从张先生的银行流水,和小俊的手机QQ支付记录可以看到:小俊主要的消费分为两部分,给QQ好友发红包,和QQ游戏充值,总消费为4万多元。
对于在工地打工的张先生来说,这可是工作大半年的辛苦钱。“我手机的支付短信信息,可能是我小孩偷偷删掉的,可能是对方操纵他的。因为小孩绑定的是我的银行卡,我的手机密码小孩都知道。”
张先生告诉记者,小俊今年16岁,初一边辍学跟自己外出打工了。由于患有智力低下的病症,前年家人为他办了残疾人证。无所事事的他,平时经常会拿手机聊天和打游戏。
在小俊其中一个QQ账号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有好友曾收过288元和360元的拜师费。当记者问及小俊转这些钱的缘由时,他回答的模棱两可。
“朋友。(转钱给他干嘛呀)没干嘛。(他要求你转的,还是你自己转的)我自己转的。(你为什么要转钱给他了)…”对此,小俊沉默不语。
张先生表示,这两个月的时间,小俊除了给人发红包,还瞒着父母用手机QQ充值了几十笔一百到几千元不等的游戏款项。
根据相关法律,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未经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返还。
“游戏公司的电话一直打不进去,昨天我打了几十个都没打通过,希望最好能不能把那些钱找回来。”小孩家长张先生说。
随后,记者帮助张先生在腾讯平台提交了身份信息资料,对一部分充值金额进行了申诉。对于小俊向QQ好友发红包,疑似遭遇诈骗一事,记者也陪同张先生父子到当地的派出所报了案。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
对于父子俩的遭遇,我们表示同情。但是就这么放任小俊玩手机也不是个事,建议张先生寻找特殊教育机构的帮助,提高小俊的认知能力。最好也能让他学会一些谋生的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