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新疆城市网!

今天是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造船投资太晚了"

► 文 观察者网 赖家琪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改革法案于当地时间7月1日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在参议院惊险通过,其中包含1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香港《南华早报》3日发文称,随着中国海军舰队迅速扩张、商船建造能力持续领先,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将这笔国防预算中的大部分拨给美国海军用于造舰。

然而,日本横须贺亚太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美国海军退役军官约翰·布拉德福德(John Bradford)指出,无论投资多大,造船和扩大产能都需要时间,现在美国投资造船业想实现舰队扩张、阻挠中国大陆武统,“已经太晚了”。

对于美国屡屡炒作“中国威胁”,并借此增加国防开支以提高所谓的“在印太地区的威慑力”,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此前多次回应称,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如何解决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外人置喙。大国相处之道不应是零和博弈,和平共处是中美两国应共同守住的底线。中国的发展对任何国家都不构成威胁,也从来不像有的国家那样搞威慑、胁迫那一套。我们奉劝美方不要用霸权逻辑镜像中国,停止用错误理念歪曲中方正当行动。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一直誓言要“重振美国造船业,包括商业造船和军用造船”。他3月4日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我们过去造很多船,现在几乎不造了,但我们很快会改变这一切”。随后4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寻求重建美国海事工业基础,以抗衡中国的全球造船主导地位。

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从其推动通过的一项总额高达1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中,拨出约300亿美元用于建造军舰。

该法案5月就已在美国众议院得到批准,但7月1日参议院对其进行了削减,将原本众议院寻求的337亿美元海军造船资金砍到约280亿美元。尽管如此,这笔资金仍是该法案下所有国防预算中最大的一笔拨款。此外,法案还划出35亿美元用于美军舰的现代化改造。

尽管这一预算计划看上去雄心勃勃,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人员许瑞麟(Collin Koh)表示,几十年来,美国造船厂一直在“慢慢枯竭”和“僵化”,美国国内政治对本应该优先发展的海军建设事业“胡作非为”。

“所以老实说,如果你问我这个预算,我不认为它是灵丹妙药,我不认为这将成为一个解决长期存在于美国海军决策圈中问题的关键方案。”许瑞麟说,美国造舰能力的落后,是数十年体制和战略误判的结果,中国有能力调动技术要素并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大规模组装船只,而美国造船厂还没有准备好与这种产量规模相匹敌。

还想阻挠大陆武统?美国造船投资太晚了

靠泊在船厂码头的中国海军航母福建舰

根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2024年美国仅建造了5艘、总吨位7.6万吨大型远洋商船,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去年就交付了250多艘船舶,总吨位高达1400万吨。按吨位计,这已超过了美国造船业二战以来所有的产量。

《南华早报》指出,在全球商业造船领域,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5%飙升至2024年的53%以上,韩国和日本在该行业排名中分列第二、第三,但他们加起来的同期总份额已从74%掉至42%。

中国强大的造船厂产能也迅速提升了其海军舰队。五角大楼去年底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海军已拥有超过370艘舰艇,包括140多艘主力水面战舰,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相比之下,截至去年年底,美国海军现役舰艇数量不到300艘,且这一差距预计在未来几年还将扩大。

报道称,考虑到美国造船厂有限的产能和持续的劳动力挑战,分析人士认为,单靠国防预算的增加不足以让美国迅速缩小与中国海军的差距,也不足以在台湾海峡附近提高对中国的所谓“威慑力”。

面对实际能力不足,美国也在寻求与日韩等盟友合作造舰。韩华海洋去年底收购了美国费城船厂,今年3月还完成了首笔美军补给舰大修订单。美国海军部长约翰·费兰5月到访日本、韩国时,就表达出希望与这两个盟国在造船业扩大合作的愿望。

但此举在美国国内可能会遭遇阻力。许瑞麟表示,问题在于这些国家能否真的获得合同,因为美军内部可能会担心,向日本或韩国造船商转让专有技术和其他技术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竞争力,“这种合作如何实际推进,也可能存在明确的技术和工业担忧”。

“从理论上讲,美国、连同韩国和日本可以形成一个优越的造船联盟,”澳门军事观察员黄东(Antony Wong Dong)分析称,但他们从未帮助美国生产航母、潜艇等主要战斗舰艇,因此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厂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增加人力和设备以适应美军标准。

黄东认为,如果一切顺利,初步过程至少需要三到五年,但“美国担心在2027年前后与中国发生冲突,(这些国家的生产准备)可能无法及时到位”。

另一个不确定在于,黄东补充道,现代战争正快速向无人化、多域作战演进,就算美国提高了其传统海军系统的生产力,但他们能否在短期内实现从传统舰艇向无人系统生产的转型是一大问题。

延伸阅读

金灿荣:马英九的"和平民主统一"论就是假统一

6月26日,马英九在敦煌研究院举办的两岸弘扬中华文化活动致词时,脱稿喊出两岸应 “和平民主统一”,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两岸热议。

马英九26日在莫高窟旁的敦煌研究院发表讲话时,突然脱稿抛出政治论述。(图源:互联网)

马英九的脱稿讲话反映其内心想法,但他为两岸统一设置了很多条件。其一,他主张统一必须采取和平方式,完全排除武力手段。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实现统一的途径有很多,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决不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性。其二,他强调要尊重台湾省内民众的意愿。但是祖国统一关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台湾同胞固然是中国人,我们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但大陆及港澳民众的声音同样不容忽视。两岸统一的进程,应由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而不是由台湾岛内部分群体左右 。由此可见,马英九提出的 “和平民主统一” 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

6月26日,台湾青年等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活动上。(图源:新华社)

马英九当然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必然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正如恩格斯讲的:“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不会因某些人的意志而改变。

坦率地说,马英九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八年期间,有点耽误了祖国统一进程。他推行的 “不统、不独、不武” 政策,受了美国方面影响。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台湾地区的两岸政策走向,而马英九曾在美国接受教育,内心存在亲美倾向,其两岸政策的制定更多遵循美国意图。如今他已卸任,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美国的直接控制,此次言论相较于以往立场有点进步,至少明确提及了“统一”。但他为统一附加了很多条件,这与中央和大陆民众追求的统一目标仍存在显著差异。

马英九一行26日参观莫高窟。(图源:大公报)

马英九声称此次发言是即兴发挥,笔者认为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有备而来。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赖清德提出“17条”,将大陆视为“境外敌对势力”,人为设置诸多两岸交流障碍,民进党当局实际上已阻断两岸和平对话的法律途径;民进党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通过不合理的罢免手段企图夺取“立法权”—— 在2024年岛内选举中,民进党虽获得“行政权”,但未能掌控“立法权”,“执政”受限,如今的行径使得岛内“绿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给两岸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岛内各界都清楚大陆综合实力已占据压倒性优势,特别是“5・7”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武器教训印度,这一事件也给岛内带来强烈震撼。马英九正是看到了局势的危险性,才进行此次“脱稿演讲”,在接受统一不可避免现实的同时,试图通过设置条件维持现状。

由于马英九的讲话出人意料,且与大陆一贯立场存在分歧,国台办主任宋涛随即作出回应。宋涛主任强调,祖国统一应由全体中国人共同决定。

6月2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活动上讲话。(图源:新华社)

作为专门负责两岸事务的官员,宋涛的发言完全可以代表大陆方面的立场。对比马英九与宋涛主任的讲话,二者立场差异明显,但从长远来看,两岸统一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大陆手中,台湾方面更应重视大陆的态度与主张。

北约秘书长开脑洞:若大陆武统 会拉拢俄让我们忙死

当地时间6月23日,在本年度北约峰会即将于荷兰海牙举行之前,北约秘书长吕特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期间,他再度炒作渲染台海议题,宣称解放军的“大规模”军事集结加剧了台海冲突的威胁,并可能将俄罗斯乃至欧洲军队卷入冲突。

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24日报道,当被问及“如果中国大陆试图武统”,而北约是否会追随美国并向其提供援助时,吕特声称,北约在“印太地区”的伙伴“非常非常清楚”解放军目前正进行的“大规模”军事集结——中方数家国防企业跻身世界顶级军火制造商之列,扩张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相关国防工业生产能力不仅可能对“印太地区”,也可能对欧洲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当然,我们都非常担心台海局势。”吕特还炒作宣称,一旦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任何行动,可能会拉拢俄罗斯,让欧洲忙个不停。“这就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天真,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加强防御如此重要。”

当地时间6月23日,荷兰海牙,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北约峰会召开前一天举行记者会

相比于此前几年的“关系热络”,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领导人已经宣布将不会参加今年的北约峰会,但吕特如今依旧找补称,北约与四个“印太伙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国家也加强了各自的国防工业基础。

“北约与‘印太地区’的这种关系至关重要,”他补充称:“欧洲-大西洋地区和‘印太地区’紧密相连。”

吕特声称,除了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外,北约还必须应对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的军事扩张,俄乌冲突已不再只是一场地区冲突,而是“关乎全世界”的问题。

他认为,今年北约峰会召开之际,正值欧洲安全面临“重大且日益严峻”的挑战,这一时刻具有“真正历史性”。据报道,北约各成员国将把国防开支基准从原先占GDP的2%提高到5%。

吕特解释称,这项投资计划包括将防空能力提高五倍,增加数千辆坦克和装甲车,以及数百万发新弹药,这反映出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所造成的消耗。

对于俄乌冲突,吕特将其称之为是北约“最重大、最直接的威胁”,他仍不断炒作俄罗斯正得到朝鲜、中国、伊朗和白俄罗斯的支持,并重申北约将继续支持基辅抵御莫斯科的军事威胁。

吕特透露,加拿大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已将对乌克兰的援助从200亿欧元加码到350亿欧元。但他也坦言,北约必须“付出更多”来保卫盟友领土,并敦促其四个“印太伙伴”等所谓“新参与者”帮助北约保持技术优势。

《南华早报》称,吕特发表这番言论的同时,也正值中东地区冲突升级以及“印太地区”(尤其是台海周边)紧张局势升温之际。

据东部战区海军微信公众号“东海舰队发布”6月20日消息,东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就英“斯佩”号近岸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发表谈话。

东部战区海军新闻发言人刘润科大校表示,6月18日,英国“斯佩”号近岸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英方有关言论曲解法理、混淆视听,其行为蓄意滋扰搅局,破坏台海和平稳定。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曾就北约峰会回应指出,北约将手伸向亚太,与中国周边国家和美国盟友强化军事安全联系,配合美国实施“印太战略”,所作所为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已经引起地区国家的质疑和反对。

中方敦促北约摒弃冷战思维、阵营对抗、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纠正错误的对华认知,停止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形象、干扰中欧关系,不要在搞乱欧洲之后,又来搞乱亚太。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自身发展和对外合作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城市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 文 观察者网 赖家琪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改革法案于当地时间7月1日以一票的微弱优势在参议院惊险通过,其中包含15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香港《南华早报》3日发文称,随着中国海军舰队迅速扩张、商船建造能力持续领先,特朗普政府[全文]
    2025-07-03 23:38
  •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刚宣布成功空袭伊朗核设施后,就迫不及待地在公开演讲中向全球宣称“彻底摧毁了伊朗核设施”,并要求伊朗赶紧投降“签署和平协议”。但有意思的是,对于美军空袭是否当真摧毁了深藏地下100米的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即便是最乐观的以色列[全文]
    2025-06-23 23:12
  • 2025年6月20日,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旅游科学学院中阿文化和旅游合作研究中心承办的“中阿文化和旅游指数发布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求是楼综合报告厅隆重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亚非处处长王超、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国兆亮、[全文]
    2025-06-23 22:39
  • 点击 蓝色 字 关注我们昨天傍晚到夜间,一场雷阵雨自西向东“横扫”北京,今早6时左右基本谢幕。据统计,从18日20时至19日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6.9毫米,城区平均15毫米,均达到中雨量级。全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门头沟雁翅教育基地为64.6[全文]
    2025-06-20 00:29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新疆城市网 xj.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